第(2/3)页 “但今日之事个中缘由颇深,待回屋后,我再细细说与你听,这件事于我们大房,也许是个机缘。” “能有什么机缘。” 他有女儿,不缺孩子! “大爷宠枝儿,可枝儿毕竟是女孩,往后是要嫁人的,我们得替她筹谋啊!可以现在的身份,枝儿若是嫁入世家勋爵,不一定能当上正妻,还得天天受气;若嫁商贾,您应该也不愿意。” 徐瀚海沉默。 他女儿自然值得嫁最好的。 可他如今只是一个闲官,什么权力都没有,现在还能背靠侯府,等二弟继任宣武侯后,嫡母只怕会立即让他出去开府。 他是武将之子,清流世家看不上他;从侯府分家,旁的武官也不会想和他结亲;又没有榜下捉婿的实力。 “我们过去吧,先入族谱再说。” 李氏软言劝道。 那边气氛还是僵持不下。 宋氏还是犹疑不决。 她其实心里并没有让启哥儿入族学开蒙的想法,徐氏族学请的先生,就是最平常的举人,学问也就普普通通。 这也是她为什么一定要和谢泠玉商量的原因。 谢氏门生遍天下。 由谢泠玉请谢家族人出面,请一位状元郎来给启哥儿开蒙也不是难事,还有那些家世庞大、知识渊博的学士,怎么都比族学先生要好! 谢泠玉也不再劝了,只是拱手朝大长老行礼。 “大长老,那便劳烦先给序哥儿入族谱。序哥儿已经七岁,又聪慧,苦读一年,来年参加县试,未必不中!” 大长老便带着众人来到徐氏祠堂。 跪拜祖先,焚香行礼,请出族谱。 “旁支徐保之子徐嘉序,年七岁,今过继入盛京宣武侯徐氏一脉二房,名徐嘉序。” 大长老净手后,拿着笔,端端正正得把徐嘉序的名字写上。 然后燃香,让徐嘉序叩拜祖先。 一套流程结束后。 宋氏道:“烦请长老替这两个孩子也入族谱。大房名下。” 刚才她和周嬷嬷两人仔细商量过,还是先让孩子入族谱好。到时候跟着序哥儿开蒙学习,谢泠玉想必也不会亏待孩子。 且谢泠玉所说并无道理,启哥儿比序哥儿小,又比他聪慧,若能六岁一举过县试,那便是闻名天下的天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