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氏只要一想自家如今的人情往来,头就大,已经让两个儿媳各管各人情往来,还是多得不得了。 单单下半年各家各户婚嫁的人情走动,随礼随出的一块块衣料,合起来都够她家宝丫穿个十年八年。 也就她家三丫买布料衣料都是直接找布商,量大,价钱相当而言便宜多了,不然随礼都随不起。 毕竟很多人情往来说是有来有往,收多少还多少,但实际上像村里人家,根本不好再以等价来往。 总有人家在她儿子成亲那会儿随礼以家底而言已经相当讲究,再走人家儿子成亲人情的时候就不会少了。 总不能人家当初大手笔地随礼随了一对枕头巾,个个都说她家发达了,反过来的时候也随了一对枕头巾。 还有手头紧张的人家,当时虽说随礼不多,但人家奈不住心诚,搬桌椅,洗碗洗菜什么的就出了不少力。 情义无价。 这样的人家更不好马虎大意,宁愿吃亏些,也不能让人家觉得自家发达了,看不起他们,心寒了。 人,是不知道的,谁知何时起何时落,搞不好就是曾经大不如自己的人家帮了自家一把。 像这两口子。 只因不曾歧视三丫她爹,期间或多或少搭了把手,三丫姐弟四人就拿他们两口子当成了亲姑亲姑父。 大车店上个月遇到麻烦,三丫就二话不说邀请县尉夫人喝茶,然后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刘氏知道留不住顾周氏,也没有再和顾周氏瞎客气,待顾大华家的进来陪顾周氏出去之后又坐回了原位。 可这么一来,见顾周氏告辞离开,马大娘也坐不住了。 趁着顾周氏离开之际,众人目光没有落在她身上,她赶紧拉了拉李氏,待刘氏入座,她便站起身。 拉了拉衣裳,朝大家笑了笑,转头望向顾老太,一脸歉意地跟顾老太说着失陪,想去闺女那边瞅瞅。 顾老太巴不得她快滚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