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来是这样。 杨宇光顿时大彻大悟,连忙说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曼妮,你实在是太聪明了!哈哈哈,照这样来说,李萧就完全不需要担心了!” 胡曼妮冷笑说道:“当然,由他去好了,有句话你听过吗?纯粹的科学家,永远是干不过纯粹的商人的,因为商人研究的是脑袋,而科学家研究的是身体。” ······ 仿生神经研究所。 李萧在这里的一段日子,跟着天羽里穗参加了他们的组会,以及研究项目的介入,学到了非常系统的仿生神经学的知识。 简单来说,就算把仿生神经单独拎出来,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命题。 其中涉及到了神经线路的搭建、信号传递以及算法模型三大块的内容。 其中的任何一块,其内容之庞大都能让人崩溃。 比如神经线路的搭建。 动物脑和人脑之中的神经突触太多了,以人力根本搭建不过来,更别说他们之间的相互传递以及协同思考了,这种超线程的信号计算,如果脱离了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李萧连想都不敢想。 而且,李萧还发现,天羽里穗的科研天赋非常的高,她在平常说话时语速非常的缓慢,甚至越是紧张,结巴就越严重。 可是当她阅读学术文献时,语速非常的快,表达自己的科研思路时,语速几乎快的让李萧跟不上。 那些晦涩的、绕口的专业名词,就像吐豆子似的从天羽里穗的嘴巴里面蹦出来,简直是太让人震惊了。 李萧和天羽里穗研究的东西是猴子的大脑,从活的猴子开始辨认数字开始,研究它大脑中的神经元信号传递,以及从死亡的猴子大脑中,进行神经元的检测。 使用一些刺激物刺激,以此观测猴子是否能恢复某些神经信号传递。 另外,还有一个神经元搭建的模型,大约是不到一万条的规模。 而真正的猴脑中的神经元,数量超过100亿条神经元。 虽然天羽里穗团队搭建的模型规模和人脑以及猴脑相比,还远远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在现实中能搭建这样的神经元已经非常强大了。 天羽里穗在计算一个算力模型,以符合神经元的运算。 如果能跑通整个神经元,那将是莫大的成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