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段福昌十分聪明,也善于钻营,懂得人情世故,不然也无法让郭雨蓉帮忙牵线介绍林志宇认识。 林志宇长期和文字打交道,又和很多企业家相处过,对于段福昌的情况看了一遍便有了底,但他还是在仔细看过一遍资料后,又从头到尾重新翻看了一遍,确认没有看错看漏的地方后,这才把资料很自然地递给了刘海洋。 刘海洋正和段福昌的助理小朱聊深市这几天的一些见闻,见递到面前的资料,顺手接了过来打开看。 动作随意得很,导致小朱不由自主看了眼他的老板段福昌。 段福昌越发肯定刘海洋定然不是普通人,但面上依然不动声色地对林志宇开始讲起自己的创业史。 虽然说起自己的创业时,多少有些吹嘘成分,但不妨碍林志宇听得认真,给予了对方足够的尊重。 说完他艰难的前半生,在刘海洋草草看完资料后放在桌上时,他终于说到了正题。 “我今天来找林老师的目的,其实挺简单,第一,我仰慕林老师,年纪轻轻就能创办十分有影响力的杂志,这份能力和运气都不是我能及的。” 这话倒是有几分真心,多少人能像林志宇一样,才三十出头而已,就已经在京都立了足,还巴上了港城的梁家,那是多少人羡慕的事。 林志宇客气了两句,等着他的下文。 “其次呢,我是想请你们入股我们长江公司。”段福昌说完,停顿下来微笑着看向林志宇,似是给他理解此话的时间。 果然,林志宇没有立即开口,而是略微沉思片刻后,才说:“入股是什么意思?我单人入股呢还是以杂志社入股?” 段福昌哈哈笑道:“都可以,都可以,杂志社不就是林老师说了算嘛,如何入股一样的。” 林志宇转头看了眼刘海洋:“这样投资没有问题?” 刘海洋从商多年,加上家里的背景,对于商界和政界都更清楚。 他翻开资料,指了指公司名字:“这里是集体性质的公司,适当集资应该没有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