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学,新的开始-《琪与南》


    第(1/3)页

    金秋九月,许子南走进了海宁大学的校门。

    自从他与许铭安的关系破裂后,他便不再担任公司的职位了,也很少与他见面,两人关系跌到了冰点。

    开学差不多一个月以来,许子南更是一直留校,他没想过要回家,如果那还算一个家的话。

    不,那只是一所房子。

    所以,他不打算回去。

    他对生活已经不抱什么希望,只觉得眼前满是黯淡,兀兀穷年,无所事事,任由时间流逝,回归了他对眼前事漠不关心的处事态度。

    大学社团众多,有音乐爱好者协会,网球爱好者协会,英语朗诵协会……林林总总,纷纷繁繁,只要你能凑够兴趣相投之人,达到学校规定的人数,那就可以成立一个协会,或许你有幸可以成为协会创始成员之一。

    刚开始是院级社团,等到具备人数规模,社团体制成熟后才能申请成为校级社团。

    许子南加入的自行车爱好者协会就是一个校级社团,在他加进来之时协会已经成立三年了。他本来不打算加什么社团,但却被自行车协会吸引了。

    他只是想反正自己现在闲着也是闲着,没什么事情做,不如就凑个热闹,进个社团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许子南走向了车协的招生摊位。

    本来他是在外围人群看着,只因和其中一个师姐对了一眼,然后那个师姐便冲了上来,热情似火的跟他介绍起社团,还硬拉着他入团,他在糖衣炮弹的轰炸下,稀里糊涂就填了资料。

    他对自行车运动说不上反感,也就顺水推舟了。

    而且如果真是很多事的话,那他干脆就退团了。

    他就只加了这一个社团,并且不打算担当任何职位。

    这个社团看着应该不会有什么烦心琐事,一个普通社员应该会更闲。

    ……

    海宁大学自行车爱好者协会今年不会被降级了,因为社团刚好能达到今年规定的招生人数,要是达不到可就得不到学校的经费补贴了,这些经费可是维持社团运行的必要条件。

    至于那规定,学校社团统一由学生会管理,社团规定自然是由学生会统一制定。

    其他规定倒没什么,只是时不时便召开一次社团开会,让甘婷婷觉得心中烦闷。

    她作为新一届宣传部长,少不了由她出面凑个人数。

    但眼下她有一个紧急任务——出一个国庆社团出行策划,并确定好大概的人数。

    此时她想到了那个当初自己亲自拉进坑的小师弟。

    “许子南,国庆车协有个骑行活动你参加吗?”身旁女子问着许子南。

    “骑行活动?没听说。”校道上,许子南和那女子并排走着,他停下嘴中的口哨,但耳机还挂在身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