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寻求速成之路-《末世刀锋》


    第(2/3)页

    接下来是《连城诀》中的悲字诀。石正在梦中经历连城诀故事的时候,曾经就感到过压抑得难以释怀的悲愤。故事中的世态人心,那些至恶至毒,多少次都让石正想在旁观中拔刀而起,或者宁愿醒来,不忍经历。悲字诀,讲究的是以情制敌。这里倒不是说用感情去打动敌人,那种迂腐的做法是眼睛和石正都不可思议的。心中满怀充沛的情感,手里的刀自然会感应,不管是悲怆还是热烈,哪一种情感到了极致,出手之际的义无反顾就会到达极致。所谓不遗余力,是因为情怀所致。

    萧锋的豪迈,段誉的婉转,虚竹的无为,这些共同构成了来自《天龙八部》的势字诀。势,并不单指气势,形势、势态都是一种势。势字诀讲究的是因势利导,不强作逆天而行之事。眼睛在附注里解释:流水无形,却能在千万年中开拓江河;清风无影,却能在悄无声息中变换四季。唯一的原因,就是利用了势的力量。以石正现阶段的理解,其实就是借势。他也知道造势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可惜暂时自己还没有那个能力。

    让石正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眼睛竟然将《射雕英雄传》总结成了一个守字诀。眼睛认为,历史的发展才是时代的必然,郭靖也罢,其他人也罢,都不过是因循了守住传统的思想。那么,守字诀,就是要守住自己的根基。在对敌的时候,不管出于什么境地,灵台上的三分清明是必须的。

    《白马啸西风》是一个握字诀。这里的握字诀和庖丁刀法中的握刀法并不相同。握字诀,是讲究要把握已经得到的东西。比如在对敌之时,可能你已经掌握的先机,仅仅只够给敌人些微的伤害,并不足以一举制胜。这时候,握字诀就要求尽量取造成这些微弱的伤害,而不是放弃机会,去寻求更大伤害的可能。正如故事中李文秀所说:“你心里真正喜欢的,偏偏得不到,别人硬要给你的,就算好得不得了,我不喜欢,终究是不喜欢。”把握每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不管大小,终于会达到最后的目的。这就是握字诀。

    而《鹿鼎记》,让石正在梦中都笑醒了好多次的《鹿鼎记》。中间是一个圆字诀。圆,不仅是圆滑。还有圆润。

    为二者其实并没有太大地不同,只不过是站在不同立同表象罢了。万物皆呈圆形,圆形是最终地完美。所以,在武学之中,每一个招式,都要有始有终,你可以中途变换招数。可是先前的刀意却不能中断。绵延不绝的的刀意,在或正大或奇诡的刀法下,最终会形成圆形的累加效果。这和阿瑞斯说的圆地奥义其实异曲同工。

    《笑傲江湖》是一个痴字诀。令狐冲对于小师妹岳灵姗,仪琳对于令狐冲,任我行、岳不群、左冷禅之流对于武林霸主的地位,无一不是痴心纠缠。所谓爱过方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不经历痴心缠绵,怎么能体会到失去的痛楚,又怎么能感受到得到的喜悦?痴字诀,讲究如附骨之蛆的攻击方式,连绵不绝的攻其一点,以求突破。

    与痴字诀相反,《书剑恩仇录》中则是一个幻字诀。“是耶非耶,化为蝴蝶”,有时候。虚幻到了一定地程度。也就和真实并无两样。还是以对战来说明:如果你的招数明明是虚招,可是敌人并不能发现虚实。他势必就要防护虚招所指。他的精力自然就被牵扯。这时候,真真假假都是真的。

    印字诀来自《神雕侠侣》。印。是心心相印的印。杨过与小龙女,如果没有毫无隔阂猜忌的心心相印,是不可能做到先后跳崖,也不可能做到数十年清贫如一日的苦守的。只有心中的深刻铭记,才有生死都置之度外的不离不弃。眼睛地印字诀,是金字十四诀中唯一地内功心法。也是刻意为了修炼坚韧的意志而准备地功夫。

    以石正熟知地武学侠客行为名字的《侠客行》,是一个问字诀。石破天到最后都还要发出“我是谁”这样地疑问,其实贯穿了故事的始终。问,既是屈原向苍天发问的问,也是贫贱如狗杂种这样的小人物的问。问是质疑一切的态度,包括眼睛总结的所有知识,他都鼓励石正去问。只有背叛传统,才有机会获得新生。武学道路,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推陈出新。一切只要符合平衡的最终原则,一切都有可能。

    《倚天屠龙记》是一个人字诀。这是一套只有两个具体招数的武功,就是一撇一捺这两招。不过,眼睛的人字诀,更加强调的是人性,强调所谓的人间烟火味。行走在世界上,不管是哪一个时代,人都是组成世界的主要元素之一。了解人,洞察人心,理解人性,这样的态度,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来自《碧血剑》的放字诀,很明显不是来自袁承志而是来自金蛇郎君夏雪宜。其实,金大侠的故事里有很多金蛇郎君这样亦正亦邪放浪形骸的人物,放字诀放在杨过、黄药师、向闻天这些人身上也不失为过。石正以为,因为《碧血剑》的故事比较逊色,夏雪宜反而比袁承志更有魅力罢了。放,既是放得下、放得开的放,又是收放自如的放。得失自知,心里的原则有了,放得开放不开自然就明确了。在武功里面,眼睛专门注释:所谓壮士断腕,正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