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朝廷急诏-《最后的三国》


    第(2/3)页

    张乐可是和当朝天子有着表兄弟的关系,唯独他敢当面发牢骚,其他诸将则在钦差面前谨言慎行,倘若钦差回去在陛下面前参上一本,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其他诸将也就是背后嘀咕一样。

    送走了钦差,傅佥略带忧虑地对刘胤道:“文宣,陛下的这一道圣旨,含义颇深,你切不可等闲视之,你长年不在朝中,洛阳那边是何状况,也不甚了然,周公尚有恐具流言之日,你建如此不世之功,难免会遭到小人嫉妒,此番也定然有人会在陛下面前进过谗言,不可不防。”

    刘胤点点头,道:“不管怎样,先奉诏回京吧,回京之后,便可以水落石出。”

    接下来的几日,刘胤都在准备行程之中,陆玄被任命为丹阳太守,坐镇江东,顾家、王家、张家等几大世家,也分别获得了武昌郡、广陵郡和庐江郡的太守之位,这也是刘胤曾经许诺给几大世家的好处,至于扬州刺史和荆州刺史,按例还得由洛阳朝廷来升命,现在只能是暂是空缺。

    至于孙壾及孙氏宗族,则一律要迁往洛阳的,此次刘胤回京,正好同行。至于东吴随驾到洛阳的朝臣,初步拟定有陆机、陆云、胡冲、薛莹、何植、孙宴等人。

    安排妥当之后,刘胤是率师北渡长江,回师洛阳。龙骧将军王濬则担任镇南都督一职,率领水军,驻守长江,毕竟水军不同于陆军,须得有水道才可通行,刘胤留王濬镇守长江,也有监理江东之意,其余步骑人马,刘胤则是尽带回京。

    这一路行来,刘胤倒也是走得不急不徐,同时,刘胤派人早飞骑回京,打探消息。

    刘胤行至汝南,便得了回报,毕竟在洛阳,刘胤的眼线众多,雍王府,安平王府,中尉府,张家,都可以说是他的内应,洛阳有什么消息变故,想要瞒得过刘胤,还真是很难。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刘谌身边的近侍之臣董宏说起,董宏乃尚书令董允之孙,为人志大才疏,籍着祖上的余荫,一直担朝中担任秘书郎,后刘谌继位,董宏和刘谌的关系不错,想借此机会提升做度支尚书。但刘胤认为其才识不足以担此重任,故而建议刘谌改任他人,刘谌听从了刘胤的建议,任用了董宏做了射声校尉。

    相比起油水丰厚的度支尚书来,早已不属于军职的射身校尉只不过是一个虚职,清水官职,董宏由此对刘胤是怀恨在心。倒是刘谌感念其儿时的友谊,将董宏提拨为散骑常侍,成为了他的近侍之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