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一十四章 纤云飞渡朝天阙-《汉血丹心》


    第(2/3)页

    以丞相公孙弘为首的几个大臣,听到皇帝对元召的赞喻,心中的震惊并不弱于听到西域胜利的消息。以元召比张良,以他自己比高祖皇帝……看来天子心中想要创立的功业,是要远超开国之功啊!

    不管心中有怎样的情绪,也不管服不服气,在现在的情势面前,也只有拜贺了。

    未央宫中百官恭贺之声不绝。皇帝刘彻下令,从现在开始,对于前线将士的任何要求,各有司和主管部门一律无条件满足。不管需要谁的配合,也不管有怎样的困难需要克服,一切以平灭匈奴大计为重!在此过程中,如果有敢贻误军机者,必当严惩不贷!

    踏平草原,一雪多年以来匈奴人带给汉朝的耻辱,为时不远矣!在这建立百年功业的关键时候,皇帝拿出了帝王的威严。

    “陛下,臣身为掌管大汉律法的廷尉,有话要说。”

    诸般庆贺的话说完。有人出班起奏,大臣们抬头看时,却正是上任刚刚不久的大汉新廷尉义纵。

    原来的大汉廷尉杜周,在上一次会同御史大夫张汤和大宗正一起在朝堂上对元召发难的时候,竟然突发疾病暴毙在含元殿上。这件蹊跷事,虽然有诸般疑团,但最后没有人能解释的清。朝廷对于天下人的宣布,就是按照太医院的说法,他是死于隐疾突发,药石无医。

    人既然死了,这么重要的职位可不能空着啊。于是,在不久之后,大汉新廷尉义纵就走马上任。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作为九卿之首的廷尉,想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严,自然不能无所作为。

    这位极想要在这个职位上超越诸位先辈的义纵大人,恨不得寻找一切可以立威的机会,来打开局面。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虽然也以凌厉的手段查办过几起案子,但还远远不够分量。如果能在一些重大事情,发挥出廷尉府的作用,那就好了!

    于是,在今天这么重要的朝会上,新廷尉感觉到自己有必要出来说一点儿自己的看法了。毕竟这是职责所在,无论对错,皇帝都不会怪罪。

    能被任命为廷尉的人,自然也是被皇帝经过仔细考察以后所信任的人。见他要说话,那就说吧。皇帝心情大好之下,随意的点了点头,让他但说无妨。

    义纵抖擞精神,抬头挺胸地走到大殿中央,吐气开声,义正言辞,好一副不畏强权的模样。

    “前线将士取得对匈奴作战的重大胜利,自然是值得嘉奖。但是陛下,臣听说元召在拿住匈奴浑邪王,已经控制住大局的情况下,却没有杀他,而是把浑邪王和他的麾下精锐骑兵以及他们的部族民众全部都放走了……这是不是算得上私自纵敌、养寇自重呢?”

    一语既出,整个含元殿朝堂上都安静了下来。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心中暗骂,搅屎棍儿什么时候都有!两军阵前情况瞬息万变,当时的具体情形如何,在这长安城中又怎么能知道呢?既然已经取得了大胜,这还没有开始嘉奖呢,倒先追究起罪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