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执法重臣之威权,既不是来自自身的官位,也不是来自属下的顺从,而是酷烈手段、铁案如山!朝野上下,令人不敢逼视。 廷尉府虽称国之最高法权所在,实则不过是皇家鹰犬尔!只有深刻领悟到这一点,才能得到皇帝的最高信任和倚重。 前任的那位大汉廷尉郅都,曾经被皇帝亲口赞誉为“殿上苍鹰”!这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鹰眼如钩,利爪似刀,盘踞朝堂,查奸纠恶,势若流星,飞扑而下,使屑小无处遁逃!这就是皇帝对于廷尉府的最高期待了。 杜周很想做一个这样的人。起码做一个超越历任前辈,令人胆战心惊不敢轻视的大汉廷尉!所以他需要立威,打破几年来的平淡局面,磨刀霍霍,终于出鞘。 “今有河间、济东、衡山、清河……等五六家诸侯王公子可以作证,元召曾经派人通过不同的方法,或者威逼或者利诱,想要让这些与他有种种利益纠葛的诸侯王们,听从他的意志,结成暗中的势力……其背后居心,细思极恐啊!” 含元殿上很安静,静的连大殿门口侍卫们鞘中刀剑轻轻挪动的声音,都听的清清楚楚。几百人在此,鸦雀无声只是静听,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出口插话。 因为,廷尉大人的这几句话一出口,这已经预示着今天开始的已经不是普通权力之争了,而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龙争虎斗! “哦?有诸侯王公子作证……可有证据?来人,去呈上来。” 从九龙台阶之上飘下来的问话,和这春天的风沙一样料峭。虽然没有任何倾向,也没有任何温度,听在耳中,已是令人不寒而栗。 听到皇帝终于开口相问,杜周心中暗喜。他知道有一道裂缝也许已经打开,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将会很关键。不过,他并不担心,不管成败如何,廷尉府职责所在,都是有功无过的局面。 大汉廷尉精神抖擞,奏章虽然还没有念完,但意思已经说明白,想必所有大臣也都听清楚了。目的既然达到,具体细节就让皇帝陛下自己去斟酌细看吧。 由河间王公子刘东方几人都签字画押的供词,被放在内侍手中的托盘里,小心翼翼的躬身走到御案前,竹简不过一卷,重量却似千钧。 皇帝刘彻垂下眼帘,淡淡的瞟了一眼,然后随手拿起来想要展开看时,手却又忽然停住了。东方朔偷眼看的明白,他心中一动,果然看到皇帝前倾的身子又重新坐直,有许多很微妙的情绪,在这片刻之间,也许在不为人所知的内心发生过一场山呼海啸。 “今日朝会……朕有些意外啊!这么平常的日子,竟然会有大事发生?呵呵,好吧,廷尉且请回去坐下,不妨稍待片刻。朕想要听听,大臣们关于今天的这两件事,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皇帝的语气有些奇怪,不过杜周并不以为意。这位自诩英明神武的天子内心是如何的猜忌多疑,许多眼明耳聪的大臣早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他绝不相信,皇帝对于牵扯到诸侯王的事会不为之所动。因此,施礼归座后,他与某几个人的目光对视了一下,便得意洋洋地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