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少君侧了侧身子,仔细看了看走到身边的少年。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元召,以前虽然也曾经远远的遇到过他,但浮光掠影,并没有看清楚此人真面目。 李少君心里是有些疑惑的,无论外表还是面容,他看上去都是如此普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怎么就能做出那些大事的呢? “哈哈!你们来看,脚下的这座雄城,就是我大汉长安,试问当今天下,又有何处可与之相匹的呢!也唯有如此雄城,方可配得上汉朝的威严。朕听董仲舒讲什么天人感应,所以朕就建了这座摘星楼,经常上来感受一下日月星辰的精华之气,听李仙师讲解讲解神仙的道法,倒是受益匪浅。” 韩嫣与东方朔微笑点头附和几句,李少君面有得色,把手臂间的拂尘轻轻一摆,果然潇洒飘逸,大有仙风道骨的意味。 “陛下,我大汉国运正如日月升隆,逐渐昌盛。陛下圣德,万民称颂。俗话说,仙家只落福泽之地!陛下正是感应天地之人,不日必得上天福佑。” 刘彻闻言,心中大悦。仙家妙法,长生道术,素来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李仙师舌灿莲花,甚的帝心。 “陛下既乘兴登楼,如此良夜,不可虚度。何不以文记之?小道曾听说长乐侯善于诗文,就请小侯爷以眼前景致,天子面前赋诗一阕,何如?” 李少君脸带笑意,温情脉脉中深藏了凛冽的刀锋! 东方朔心中一凛,元召什么时候惹到这个装神弄鬼家伙的?他这是不怀好意啊! 前秦历代流传于世的诗篇,俗称“诗三百”,以言情,言志,言世间百态。朋友相聚,故旧远来,可互相应和,诗酒作答,是为一桩美事。 可是,在君前当场赋诗,这却是一件有危险的事。皇家禁忌颇多,如果不小心无意中冒犯了,自己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也许就已经在皇帝心里扎上钉子,触怒君颜。 韩嫣却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在旁边随声附和,大赞长乐侯的才学出众,不可谦逊推辞。 刘彻却显然没想那么多,大手一挥:“元卿,当场赋来!朕也好久没听到你的诗作,呵呵!” 李少君曾经详细的研究过元召的生平,当然也包括他流传在世间的几首诗作。李少君也算是见多识广,认识过不少饱学之士,读过不少诗赋佳品。寻常文士,有一两首拿得出手的作品就不错了,似元召这般,每一首都是世间精品的,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还不知道从何处道听途说的一些诗作,拿来冒充自己所写,今日就要揭破你的真面目!小小年纪,欺世盗名,哼!”李少君暗自冷笑不已。 在众人心态不一的注视中,元召神色自若,连犹豫都没有一丝,只对皇帝说了声“谨遵命!”然后,转过身来,面对着夜色阑珊,次第灯火,昂首星河苍穹,浩然吐声,字句清吟: 楼高危百尺, 手可摘星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