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田舍小居-《黛痕》


    第(2/3)页

    元黛把一整碗粥喝了个精光,搁下筷子,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飞奔出门,而是起立,恭恭敬敬的对周大娘道:“大娘,我走了。”周大娘奇怪的转身,然而待到转过身来时,哪里还能见元黛的影子,只得无奈一笑。

    上学自然是迟到了的,好在书塾的先生青龢好脾气,当然他也不得不好脾气,因为他与苏家爹爹苏钦也是很谈得来的朋友了,于是乎,这位苏小姐已经是一贯迟到的了,所以他倒没责怪于她,也不可能责怪于她。

    但是......座位是固定的,元黛觉着吧,这青龢就是故意的,他是那种憋着坏的人,表面上看着和和气气,一副千年难遇好男人的样子,结果一肚子坏水憋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使坏。这坏书生把她的位置安排在最靠里的地方,要是迟到了进去得穿过整个教室,麻烦好些人让位给她过去……几十趟下来,弄的她这个厚脸皮的脸上都快要挂不住、不好意思了……当然,只是快要,要是有什么事儿是她都觉得面上挂不住了,那可能得是……呃……得是……好吧,饶是她也举不出来这样的例子。

    邻座的女孩子朝她猛眨眼睛示意她快些过去,她只得暗暗咬牙,把那讲台上一双桃花眼温和的笑着看着他的臭书生又骂了一通,然后厚着脸皮麻烦了六个人起身,让她过去。

    六个人,元黛曾经花了整整一刻钟研究了,这是最短距离。当然,花时间、还是花课堂时间研究是要付出代价的,后来她被臭书生喊起来,要她复述自己方才讲习的内容,她就答不上来了,邻座那丫头笨死了,提醒来去她又听不清楚,急的要命。

    那个臭书生……好吧,书塾先生青龢是个屡次落第的秀才,好吧,连秀才也不是。这个这个,没有科举考试的年代是可悲的,虽然元黛小姐上辈子的遭遇总结之中有一条,就是考试是不合理的,是泯灭人性的,是讨人厌的。因为考试导致所有的孩子拥有负值的童年与负值的快乐,并且,因为极大的竞争压力,孩子们都需要读到博士后才能找到工作,而想要找到好工作,就要去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深造。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活九十岁的话,那么,他的人生是可悲的,啊呸,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他的人生三分之一都浪费在学校里,而上学是为了学习,学习是为了考试,所以,考试是不合理的,是泯灭人性的,是讨人厌的。

    而元黛又仔细的想过,考试之后是什么呢?上学为了学习,学习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工作,工作之后结婚,结婚之后生孩子,生孩子丢给爸妈带,然后续做上班族,孩子出生,好吧,从怀上孩子开始,胎教、幼教、托班、幼儿园、学前班,一直到上小学,然后开始他的一模一样的人生,而这悲惨人生中最最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考试。

    作为新世纪可悲的生灵们来说,这个世界有了考试,将是灰暗的,你想想,一个恶心到连狗都可以训练它做奥数题的年代,是多么的疯狂?但她又不得不承认,考试也是最公平的法子了,至少……在这个年代。

    这个年代的选官机制,应该多多少少与察举制有些相像,就是好好读书,真的很好,自然会有负责选官的人,来找你。据说,十二个国家里,唯恒州国一个不用科举。于是乎,青龢这样的家境,是不可能支持他这样只读书不工作,金钱只出不进的日子太久的。

    这个选官制度严重导致了政治机关的腐败,虽然,元黛还未有亲眼所见那什么察举制据说曾导致的官之子傻子也当得评中上,继而做官,但是也差不离了。像青龢这种寒门子弟……他苦苦等待了足足九个年头,诗文递了不知道多少篇上去给各类官员,都杳无音讯。他终于放弃,领着贫苦的连饭都快吃不饱了的母亲,以及妻子儿女一行五人,到了这个小村庄作了教书先生,把梦留给了儿子青翎。

    于是,同样是落魄、同样是一身凌然骨气的读书人青龢和苏钦,又拥有相仿的年纪、相似的经历,甚至相似的出身,他们很快结识,成了知己知彼的好友。

    而苏钦的女儿苏愿之、也就是元黛,和青龢的女儿叫青玉儿的,便也成了最好的朋友。方才那位敢公然在好脾气却严格非常的先生青龢面前,跟元黛还挤眉弄眼,还敢出声提醒苏愿之答案的邻桌女孩,便是这位青玉儿。

    青玉儿本不叫青玉儿,她大名唤作青予窈,给予的予,窈窕淑女的窈。因为取小名“窈儿”会与姑姑青瑶冲突,于是便取了“予儿”,也就是“玉儿”作小名。

    这些都是书生取的名字,文绉绉的哪里是这些没读过书的村民能懂的,且这个年代本就不崇尚文化,他们淳朴的很,给孩子取名更是不能再随意,所以他们才不管什么给予什么窈窕,他们就管叫玉儿,再则姓青,那便叫青玉儿好了。这叫着叫着就叫开了,现下里,大伙儿只知青玉儿,不知青予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