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情愫暗生-《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2/3)页

    “吱呀”一声,门被轻轻推开,束豫端着一碗药汤走了进来。

    “姑姑…”田美人支着身子坐了起来。

    “哎呀,娘子,你醒了!”见田美人起身,束豫快步走了过去。

    “我睡了几日?”田美人挽起头发问道,忽然间一股药味飘来,田美人不由诧异道:“姑姑,何处来的汤药?”

    束豫舀了一勺药汤喂给田美人,答道:“今日是第三日了,多亏了子夫,她在宫中遇到故友,托了他才请来太医开了方子,这火盆中的炭火也是他拿来的。”

    “卫子夫?”田美人微微一诧,饮了一口汤药道,“这药倒是不难入口。”

    束豫笑道:“子夫求了孙太医拿来些蜂蜜,每次煎好药都兑些在里面,如此药汤不仅不苦,还对你的咳疾有利。”

    如此一说,田美人这才发觉自己醒来后当真没有咳嗽,心下感激道:“姑姑,子夫她人呢?”

    束豫又舀了一勺喂上去,应道:“尚在永巷,看时辰也该回来了。”

    正说着,殿外隐隐传来推门的声音,束豫笑道:“该是子夫回来了!”田美人伸手端过药碗道:“姑姑我自己来吧,你替我多谢子夫。”束豫点头笑道:“哎!”

    -----

    在岁月深长的宫中遇上公孙敖,卫子夫心里多少有了一些安慰,数着指尖漏去的日子,卫子夫想象着刘彻笑意盈盈的模样,心底蓦然多了一份温暖。

    转眼便是大雪纷飞,庭院中白雪皑皑,人踩上去都是咯吱作响。公孙敖闲暇时找了浆纸,把漏风的窗格都糊了起来,卫子夫巧手剪出了各式窗花,喜鹊登梅,燕穿桃柳,鹿鹤桐椿,惟妙惟肖地在窗纸上立了起来,大红的窗花在白雪地里分外醒目,连颓败的撷芳殿在这喜庆中亦透出几分生机。

    窗外漫天飞雪,卫子夫倚着窗牖想着心事,束豫扶着田美人走了过来,卫子夫忙欠身行礼,田美人含笑道:“子夫,我与你说过多次,此处并无他人,不必这般拘礼。”

    卫子夫一笑走过来搀扶,道:“子夫身为奴婢,不能失了礼数,娘子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脸色都红润了呢!”田美人笑道:“还不是多亏了你与姑姑,这般细致地照料我,我自觉都重了许多。”此言引得束豫与卫子夫都笑了起来。

    “这梅花剪得真好,和真的一样。”田美人看着窗纸上的喜鹊登梅,似乎想起了往事,“那是在先皇三年了,那日也这般大雪,姑姑,你还记得吗?”田美人只是随口一问,束豫却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面容不觉浮上一丝伤感。

    “那日我与先皇并肩执手踏雪寻梅,雪地中深深浅浅两排脚印,那么亲热地靠在一起,和着红梅凌雪绽放。那一树树的梅花开的真好啊,红的胜火,灿若云霞,一朵朵地争相竞放。先皇折了一朵插在我的发簪上,他说,我比这怒放的花朵还美,那时,我只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子了。”见田美人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卫子夫静静地倾听。

    “只可惜命运弄人,过了二年栗姬的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自从那时起,先皇便再没有踏足我的寝宫,我一度曾以为都是栗姬的缘故,可是我没想到,待栗姬被打入冷宫,他都始终没有出现…”言及此处,田美人长长叹了口气,将目光从窗纸上移了下来,望着窗外的漫天大雪,似笑非笑地说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很傻,先皇都驾崩数年了,我却还拿着这些陈年旧事絮絮叨叨。”

    束豫沉默不语,卫子夫幽幽叹了口气,言道:“如何是娘子傻呢,想必先皇也是真心爱过娘子,只是命运无常非人力所能强求,怪只怪在这皇宫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命运无常?身不由己?”一丝讥诮浮上田美人的唇边,“为何不能说他刻薄寡情?十二年,整整十二年了,他都没能再想起昔日与他在漫天飞雪中的赏梅之人。抑或,他根本就忘记了我是谁?”

    田美人无心的话挑起了卫子夫藏在心底的痛,是不是他也一样,已经忘记了她,还是根本就忘记了她是谁?

    束豫开口道:“娘子,殿中寒冷,还是去里屋歇着吧,身子刚好了些,莫再受了凉。”田美人轻轻叹了口气,微微点头,拢了拢罩衣,由束豫扶着回去内室。卫子夫望着窗纸上大红的喜鹊登梅,还在回味着田美人适才说的每一句话,心头百般滋味。

    -----

    腊月二十三了,大雪停了没几日便又漫天飘洒。灶王爷将在这一日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善恶,百姓这一天会在灶王爷神像前奉上甜瓜蜜果,让灶王爷可以吃的嘴甜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人间的好事,这样下界便可得享太平,故此民间有“二十三,瓜果粘”的传统。

    在宫中每到这一日,皇帝必携了宫中众人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清水、料豆、秣草,为灶王爷准备升天的坐骑备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果,让灶王爷吃了嘴甜些,便能在天庭言人间好事了。

    到了晚间宫中灯火璀璨,声乐启奏,冷冷清清的撷芳殿在歌舞升平的寒夜里愈发显得孤寂。殿中燃着一盆炭火,悠扬的管弦声暗夜中徐徐飘来,三人围火盆而坐,卫子夫与束豫低头做着刺绣,田美人则抱着暖手炉暗自出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