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升学宴后尚书三问,知县赠马车-《范进中举:我靠读书成圣人》


    第(2/3)页

    “什么?”

    范进不敢相信的看着杨礼安,满脸的震惊。

    自己分明就收到四尺才气,怎么会惊动亚圣。

    亚圣,那可是站在九洲大陆顶端的那一批人。

    杨礼安看着范进惊讶的模样,笑着说道:“不必惊讶,你该得到的东西,总归是你的,只不过换了种方式罢了。”

    “有贵人在保护你,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

    “贵人?保护我?截留我的才气?”

    范进心里一阵嘀咕,这叫什么保护。

    如果真的是惊亚圣的律赋,怕是足以让自己闻名整个九洲吧。

    别说圣前秀才了,就是圣前举人,圣前进士都有可能。

    杨礼安看穿了范进的心思,轻声说道:“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范进,今天叫你来,是想问问你未来的打算。”

    “未来的打算?”

    范进一懵,不知道杨礼安问这话什么意思,不过还是开口说道:“我想四月份去参加府试,争取拿下府案首。

    八月份初去参加院试,拿下院案首,摘得秀才三元的称号!”

    杨礼安听完之后,哈哈一笑到:“那接下来是不是就是要连中状元三元了?”

    【乡试考举人第一名解元,会试考进士第一名会元,殿试皇帝亲自考核第一名状元,为连中三元。】

    范进也是陪笑道:“那就要看八月中旬乡试学生能否摘得解元之位了,举人之难,难如上青天,就算是学生也不敢口出狂言。”

    “你小子,秀才三元都敢说,这连中状元三元,有什么不敢的。”

    杨礼安打趣到,范进也是呵呵一笑。

    然而下一秒,杨礼安的语气就变得沉重了起来,看着范进说道:“范进,我要问你的不是你科举的打算,而是你的仕途。”

    “仕途?”

    范进心中顿感不妙,大概猜到了杨礼安话语中的意思,这是要自己站队了。

    果然,杨礼安看着范进说道:“我想知道,你想从军,还是从官,又或者,想要逍遥自在,当个清闲书生?”

    杨礼安看着范进,眼神中充满着期待。

    范进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深思了整整一盏茶的功夫。

    这期间,杨礼安也没有催促范进。

    到最后,范进长出一口气,看着杨礼安说出了一个杨礼安没想过,但是却无可反驳的答案。

    “学生范进从未想过这些,不知道大人可否为学生解惑,您希望学生如何?”

    “从官又如何,从军又如何,逍遥自在当个清闲书生又如何?”

    杨礼安笑了,看着将问题重新抛到自己身上的范进,沉思片刻到:“既然你这么问,那么身为你的半个监考官,我就直言了。”

    “入朝为官,你将是大明国千年来最年轻的官员,你将会得到我的栽培,和我站在同一战线上,去整治如今这个百孔千疮,随时可能会爆发的国家。”

    “但是你要面对的是以九千岁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他们手下的东西厂虽然彼此之间也有内斗,但是重心还是放在我们这些官员身上的。”

    “还有你太优秀了,你可能会受到锦衣卫的监督,因为你优秀到足以让皇帝害怕的地步,事到如今,我就不瞒着你了。

    范进,我此番南下,就是为了找你。”

    “你有潜龙腾飞之势,而如今,你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不是贵人保护你,如果不是我代明皇南下,那么现在对着你的,可能就是锦衣卫指挥使的绣春刀了!”

    范进听得一身冷汗,看着杨礼安,二品大员的气势让范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杨礼安接着说道:“至于从军,对于现在的你来说,还太早了。”

    “起码要等你过了会试,考了殿试,有了进士文位才能够加入军方。”

    “文武不分家,进入军方和在朝为官只不过是研究诗词歌赋文章的方向不一样罢了。”

    “在朝为官是经文大义,造福百姓,属内政;而在外从军,那么研究的就是战诗词,要学会带兵打仗,还要自身实力过硬。”

    “边境的危险,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敌人有可能是其余国家的读书人,有可能是内陆巫妖,也有可能是水路巫妖。”

    “而且由于曾经明太祖的清洗行动,参加军方后会受到朝廷很大程度上的监察,锦衣卫对待官员是监视,对待军方的则是监察。

    监视和监察,虽说只差一字,但是却差之千里。”

    “至于我说的第三个选项,做个逍遥书生,你是不要想了。

    你的一生,注定不平凡,想要缩在角落避世,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你还想摘得小三元。”

    “一个没有稳定职位的天才读书人,没有一个国家的皇帝会放任其成长,因为当你无法对一个国家保持忠心,表明立场的时候,最好的下场就是消失。”

    杨礼安说完,品了口桌上的茶,看着范进说道:“当然,你还可以选择第四种方法,那就跳出这个圈子,去加入圣人世家,成为圣人世家的子弟,哪怕是一国皇帝,也不敢对你出手。”

    “你的才华,有这个资格被圣人世家收录其中,而我,也会保护你到今年八月,参加乡试的时候,你就要给我答案了。”

    杨礼安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对于范进,他是十分的看好。

    身为明国的礼部尚书,本可以许诺护佑范进,使其入朝为官,但是却选择尊重了范进的选择,给了范进很大的自由性。

    “学生明白,多谢大人指点迷津。”
    第(2/3)页